情人和藝術品,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一件有意思的作品,好比一個情人,可以在瞬息間把時間停頓,讓人從生活的忙亂中完全平靜下來。又或者,它能在百無聊賴的時 空裏,突然使人意亂情迷。一起相處時,更能把人 teleport 到一個你從來沒有想像過的思維領域,而且願意逗留在那裏,流連忘返。
有一次我在 MoMA 的舊館看完展覽,正準備離開的時候,心裏突然間有一股衝動,要回頭一看。原來牆上就掛着當時我最喜歡的 Jean Dubuffet 的畫!我不能夠解釋為何那一刻會回頭,只知到那一幅畫,好像一個久別重逢的情人,把我叫住,要我停下來。
「當 代藝術」是一個大熔爐,任何形式、題材、物料及表達方式,都可以成為藝術品,內裏並沒有特定的標準。也因此,很多人,包括行內人士都認為這是一個很混亂的 領域。但我看無論是什麼形式和題材,只要是成功的作品,它應該有一種像情人的 magic,首先要能留住我們的心神,讓人願意徘徊於箇中的韻律、意態、語境之中。
六十年代美國在反越戰及新左思潮的影響下,進入了 反形式、反情感的時代。極簡派、概念藝術等開始盛行。從那時開始,藝術的 magic 便逐漸消失了!富於爭議性的政治藝術及過分理論化的概念藝術,成為了主流。使人每每要帶着分析哲學的心態去對待藝術,變成了頗為勞累的交往。
在 這種藝術氣氛底下,美麗的、簡單而容易明白的作品被視為落後與倒退。例如 Elizabeth Peyton 自從九十年代開始創作的肖像畫,便一直被主流藝術圈排斥,認為她只曉得以繪畫樂壇偶像,作為取悅觀眾的途徑,流於商業化。她選擇的題材,包括 Oasis 的主音歌手 Liam Gallagher、Nivana 的Kurt Cobain、Sex Pistols 的 Sid Vicious 等。Peyton 對這些人物的刻畫,是為了表達他們人性的一面,從而尋找自己跟他們相似的地方,也可以說是她成長的一部分。
Peyton 作品的畫面非常簡單,她不着重顏料的物質性,只着重人物的神態。假如只看她在畫面上處理得過分稀薄的顏色,會認為是一個對繪畫不太認識的人的手筆。 但她善於把人物的體態和眼神融合,把他們的神髓及意態表達得栩栩如生!她的畫筆好像能夠勾住人物的靈魂,表露了他們对生活的疑惑與困倦。從畫中我看不見這些偶像在一般人心目中的驕人風姿,反而看見他們對生活發出許多問不完的問題,像一個個問號掛在眼裏。
Peyton 曾說:她的作品是「關於愛……是關於一個人如何能夠改變所有的事情……莎士比亞曾經對一個年輕人說:世界上有所有可能發生的戰爭,一切事情都會改變,但我要以你作為藝術的靈感,使你永遠存在!」Peyton 認為這是一個美麗的想法,她的作品也追隨着如此一個美麗的意念。猶如讓時間凝固了,把最愛留在身邊。
**撰文:王在瑩 / 逢星期四《信報財經新聞》「瑩在紐約」專欄
圖片 (由上至下)
1. Elizabeth Peyton,Piotr (1996)
2. Elizabeth Peyton 笔下的Liam Gallagher,Blue Liam (1996)
3. Elizabeth Peyton 的自画像 Live to Ride (2003)
4. Elizabeth Peyton,Prince Eag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