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年的夏天,偶然間來到紐約,便留了下來,轉眼已多年;這城市一直帶給我許多喜悅和衝擊。在這裏的日子,美其名可說是對文化現場的驗証,事實上也是一種沉溺;Lincoln Center歌劇院的水晶燈、Frick Collection 裏歷久常新的Turner、Oliver Saks 的演講、特別難得一聽的Martha Argerich 演奏會等,還有各樣的展覽,及與各地藝術家交流的機緣等;都成為我再不願意離開這個地方的原因。人在紐約,是自我放逐,雖然不時會想念自身的文化,但在這裏已是泥足深陷,看來無法自拔了!
藝術與瘋狂,一直都有著直接的關係。上周末剛開幕的MAD,(Museum of Art and Design)—— 有一個好醒目的名字! 也是為這原因我决定出席上星期的開幕式,走到這間改了頭換了面的美術館 ,看個究竟。
它位於 Columnbus Circle 2 號,斜對面是Time Warner 大厦那名副其實的 power house——各國富豪及皇族在紐約的聚居點。鄰近是曼克頓唯一的購物商場,還有川普(Trump)及文華兩間酒店,Masa、Per Se 等美食廚房。MAD座落在這裏,自然就顯示了它所選擇的發展意向及觀眾對象。
美術館本身是一座標緻的大樓,前身是Edward Durrell Stone 在 1964 年為Huntington Hartford設計的私人博物館,現由建築師 Brad Cloepfil 來把它重新修葺改造。Cloepfil在這著名的無窗大樓上,切割了外牆把光引進來;消除了侷促的感覺;讓細小的展廳平添幾分嫵媚。
MAD 的前身是美國手工藝美術館(American Craft Museum),在53街MoMA對面,由於它的展品範圍太狹窄,從沒有引起多大的關注。但從工藝品館轉型為設計及藝術館,是一個大躍進,基本上是把以前的建構來一個重新定義;在概念與執行上都有必然的困難。
「手工藝」是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而沒落的傳統;「設計」是為了迎合大量生產而出現的現代構思。而「藝術」,卻是一種形而上的思考形態的表現,沒有目的也沒有功能。硬要把藝術、工藝和設計混為一體,就是把應用藝術(applied arts)、實踐藝術(practical arts)、及純藝術 (fine arts)合成一個泛藝術的範疇;在一個追求尖端化的城市、崇尚專業化的世紀,此一著看來是一種倒退。美術館不能突顯出其專門研究的範疇,便自我淡化了其影響力!再者,曼克頓已有旗幟鮮明的 Cooper Hewitt National Design Museum,也有 MoMA 搞得有聲色的設計部門;MAD在如此情況下如何能突圍而出?我嘗試在揭幕展《Second Lives》中尋找一點線索,卻沒法看得出來﹗
展廳裏,設計變成了陳列品,藝術品變成了擺設,工藝品變成了裝飾。展覽卻醒目在擺設得很 posh,作品驟看去都玲瓏突出,但熟口熟面的也很多。兩層展廳看來猶如一間家具店 ,展品像店裏的陳列品;整體上缺乏了一個展覽預期中緊扣的魅力﹗它卻成功地把西方歷史上藝術品的裝飾性特質,從形而上的可塑性中解放了出來 。佈置家居時,不妨到這裏逛一下,提取一些靈感。
**撰文:王在瑩 / 原文刊登於2008年10月2日 《信報財經新聞》「瑩在紐約」專欄
圖片 (由上至下)
1. 它位於 Columnbus Circle 2 號的 MAD,前身是Edward Durrell Stone 在 1964 年為Huntington Hartford設計的私人博物館(拍攝: Hélène Binet)
2.MAD 的揭幕展《Second Lives》的現場,Thomas Glassford用瓷器造成了巨大的算盤Running the Numbers(2008)(拍攝: Richard Barnes)
3. Susie MacMurray 的雕塑是用膠 手套造成的,後面是 Pablo Rienoso 的設計(拍攝︰Richard Barnes)
4. 陳龍斌用舊電話簿雕刻成佛像書架 (拍攝︰Richard Bar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