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4
Kirchner 的柏林夜醉
讀過瞿永明的《週末與幾個狂人共飲》,「世界正生活在 / 買醉的過程……」詩句在腦海裏徘徊了好一陣子。 所謂「醉」,是一種不清醒、不理智的狀態;世界會醉,時代會醉,人會醉!MoMA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現正展出德國畫家恩斯特‧路德希‧基希納 (Eanst Ludwig Kirchner 1880-1938) 的《柏林街景》系列,可說是柏林精彩的夜醉圖。
1910年代的柏林,經過了工業革命蓬勃發展,已成為歐洲第三大都市,僅次於倫敦和巴黎。城市裏充滿著享樂主義,市民都追求豪華的享受、時裝及奢侈品等時尚消費。基希納的作品表現了這時代的高姿態。他尤其講究衣服穿在女人身上,婀娜多姿的效果;描繪手法甚至帶有時裝插圖的意味。在 1913 年所畫的「栢林街道」(Street, Berlin),畫面上兩名活靈活現的女子,洋溢著燦爛的存在感;招搖的體態,臉上理所當然的浮誇與鉛華,你大概可以想像到,主角都是妓女。她們穿上了最時尚的衣飾,頭戴羽毛帽子,衫裙貼身修長,迎合著當時巴黎的潮流:強調平胸、修身、長腿的體態;裙子的長度恰好露出了小腿,尖頭鞋在街道上,隨著大都會入夜的節奏盤旋。
基希納以粗獷的筆觸,傾斜的線條,描繪栢林晚間的變奏。艷粉紅、彩松綠、寶石藍,鮮豔的色調,配合夜市霓虹燈下嬌艷的女人;男人的衣服都以黑色為主,在構圖上,他們的存在好像是為了襯托出女人的嫵媚。畫面上線條構成的張力,給人不安的感覺;有如脈搏在不穩定地跳動,又猶如櫥窗裏的陳列品,令人的眼睛不停轉動;挑逗著過路人的慾望。基希納在畫作糸列中,重複地以人物的體態,展示一種刻意的自我表現慾;這可能反映了他作為藝術家自我彰顯的意識,亦暗示了對性開放的呼籲。
他的創作,不時受到審查制度干預;當時德國政府對文學藝術中所象徵的「不道德」意識特別嚴謹,例如女性的裸像,便被受爭議。在受到形式化的審查制度壓迫之下,基希納巧妙地以衣著時髦的女性、柏林的街景作題材,刻劃出現代人與社會之間許多無聲無息的交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基希納面對生活的不穩定,及創作自由的失落,曾將自己的命運,比作他所描繪的妓女;活著的氣息,轉瞬間便被糟蹋。
基希納是表現主義畫家,但在他的畫裏,亦同時帶著未來派、野獸派等歐洲其他藝術流派的影子。1905年,他在德累斯頓 (Dresden)與三位建築系的同學,一起創辦「橋畫會」( Die Brücke);召集藝術家一同研究德國傳統繪畫,如Matthias Grünewald、Albrecht Dürer等人的作品;同時亦参考當時國際藝壇上的重要藝術家,如高更、馬蒂斯等人的風格;為要掌握各時代的畫法和創作觀,將古今的風格融會貫通,從而尋找創作上的突破。1910年,基希納移居柏林,受到大都會生活的衝激,終於創作出現代的、感性的、自成一格的作品。今天,這批已有百年歷史的作品,仍然傳遞著活躍的生命力,使人感到隨時都可跳進畫裏的情景!
是次展覧除了這系列油畫之外,還有版画、木刻等作品;我尤其欣賞基希納的速寫。他的動態素描,幾乎捉住了人物的呼吸與脈搏;像一張儲值的時空交替車票,憑著炭筆記載在紙上的動感,霎時間就把人的魂魄,帶回當日柏林的街道上!
**撰文:王在瑩 / 原文刊登於 8月14日 《信報財經新聞》
圖片 (由上至下)
1. Ernst Ludwig Kirchner, Street, Berlin (Straße, Berlin). 1913. Oil on canvas.
2. Ernst Ludwig Kirchner, Berlin Street Scene, 1913, Oil on canvas
3. Ernst Ludwig Kirchner, Potsdamer Platz. 1914, Charcoal
Labels:
20 世紀,
Berlin,
Eanst Ludwig Kirchner,
MoMA 現代美術博物館,
柏林,
繪畫 Pai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