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31

成為自己

LoveJoy jr 2004

教授問藝術系一年級學生,為何選修藝術,學生說,要追求「成功」。那藝術是什麼?支吾…支吾以對。在影像泛濫的年代,創作很容易,創新卻很難。耳濡目染之間流行文化入侵腦袋,或在互聯網上參考參考,翻炒一下不覺間變成了「自己」的作品。

藝術家不易做,19世紀中,法國詩人及藝評人 Charles Baudelaire表達對當時普遍藝術家的不滿,怪他們不看書、不創作、只管迎合市場。到了21世紀,我們又發覺藝術家看得太多,腦袋給堵住了,未能投入真正的創作。

Red Yellow and Blue Knot lres

西方藝術在20 世紀不斷對創作的定義放寬,以致形式上不斷推陳出新。我不排斥追求新形式,這是配合社會進步必然的現象。但本末倒置的形式主義,卻經常取代了藝術最基本的精神。Baudelaire 認為藝術家的責任,是要明白自己如何透過創作的過程,把不可思議的想像,帶給普羅大眾。

我看藝術家應該是我們心靈的廚師,讓我們品嘗到悅智悅神的佳品。他們也媲美煉金術士,耗盡一生研究一個問題,無止境地向自己內在的潛能挑戰,最後但願能達到點石成金的至高境界。

Installationview at Orange County Museum of Art - Photo by Christopher Bliss Photography

最近看過美國藝術家Mary Heilmann在新美術館的回顧展,心情為之一振。展廳裏色彩繽紛,猶如東日裏燦爛的陽光,充滿著跳躍的生命力,使人心情大樂。也使我想到以上的問題。因為她的創作過程,猶如煉金術士,堅持自己的路向,不計較市場的認同,為要尋求只有她才知道的目的地。

Heilmann的作品明顯帶著西岸的風格:自在、輕鬆、散發著碧海藍天的豪邁。這些圖畫,承繼了東岸50年代開始流行的抽象表現主義,蘊含color field painting、極簡主義等視覺詞彙,但她從這些流派又脫胎換骨地走了出來。

Surfing on Acid - lres

她的畫看去畫得很草率,像一個人無心寫下的日記,沒把重點放在東岸畫家所著重的刻意潤飾。作風明快,結構、色調,都是經過多番實驗的結果。在鮮豔而稀薄的顏色下,可看到她塗改的過程。從實驗的過程中,幾乎把色彩變成了自由的能量,散發在整個空間裏。雀躍過後,我發覺我看不慣她的筆觸,畫筆經過畫面留下了太多沒有修飾的痕跡,使人不能集中去投入躍動的色彩空間。

從文化角度看,畫裏洋溢著美國本土的文化氣息,在我的消化能力以外,一來我不習慣亦不嚮往西岸非常悠閒的生活態度,二來,她的畫面媲美嬉皮士的不修邊幅,這是美國反越戰的60年代對她的影響。

她的自在,我看得不自在,是文化上語言隔膜,但我仍然認為她是一位難得敢作敢為,忠於自己的藝術家;因此也成為了美國東西岸藝術家圈中的偶像。回顧展的題目名為 To Be Someone,一天她的作品昇華到能超越這文化隔膜,到時便真正可以「成為自己」了。

**撰文:王在瑩 / 逢星期四《信《信報財經新聞》「瑩在紐約」專欄

圖片 (由上至下)

1. Mary Heilmann, Lovejoy Jr, 2004

2. Mary Heilmann, Red, Yellow and Blue Knot (1979)

3. Mary Heilmann 展覽現場,(拍攝:Photo by Christopher Bliss Photography)

4. Mary Heilmann, Surfing on Acid, 2005